第六十四章 绕弯子的凌峰(3/3)

年产量标准拉高到30万吨,很多产量达不到民营煤矿各种想办法抱团取暖。

但是年产量标准一变再变,致使好多煤老板花费无数,甚至破产的都有。

最后,不管年产量多少,民营矿全部关停,是典型的一次“国进民退”。后来民企再想参与进来,只能通过挂靠的方式来做,比如凌峰家,或者其他人家现在开采的矿都是这样。

凌峰确实绕了一个圈子,主要是因为他不太好意思反驳长辈和哥哥们的看法,但事关家族大事,自己又必须说,所以,他故意提起五六年前省内煤炭资源整合的事情来提醒在场的每一位,也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小峰,怎么想的就怎么说,都是家里人,你瞎兜什么圈子?”凌奕承还是故作严厉的说道。

“好吧,那我就说一说我的想法,各位长辈和哥哥们看看对不对。

搭棚,是为了环保,搭好之后必然会有相关单位来厂里验收。那么问题来了,搭棚所涉及的技术标准是否是统一的?

如果不统一,之后会有很多的麻烦。

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今天你花了1000万搭建起环保大棚,环保局按照环保标准可能验收合格了,但是安监局很可能按照安监标准验收你就不合格,消防队按照消防标准验收你也不合格,假如这种情况真的出现,咱们该怎么办?

在这方面,各位长辈和哥哥们比我懂得多了,所以,我只说这么一点,大家应该就明白是否进行改造要看哪些关键点了。

这是围绕还想继续保留咱们家这些产业我来思考的。

我的想法很简单,不纠结、不纠缠、更不搭棚,年后把咱们家煤炭相关产业整体打包出售。

如果后续的政策变化和几年前一样,咱们家就是规避了一个大风险,并且在高位套现离场。

如果和那年不一样,对于咱们家来讲,无外乎是腾出更多精力去布局更多的新兴产业,真正做到转型!”

凌峰说完了,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有的人在思考,有的人在观察别人的反应,有的人在等着凌奕承说话。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