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暴风雨将至,来信(3/4)
周文景决定去一趟铁匠铺。>
想办法先给自己造一把手枪防身,这是他现在唯一能做到的。>
太先进的手枪,在这个落后的古代是不可能造出来的。>
他也不需要太先进的,只要造最老式的左轮手枪即可。>
根据大致记忆,他把左轮手枪的图纸画了出来。>
然后拆分成多个部分。>
他自己并不亲自出面。而是把图纸交给不同的人,让他们去办。>
应元县、金陵府城内的铁匠铺至少超过两百家。>
化整为零,让这家打造两个枪托,那家打造枪管,就算有人调查,也查不出什么。>
左轮手枪在二十一世纪,属于老古董。>
但是在这个时代,绝对属于跨时代的先进武器。>
周文景不准备多造,就两把。>
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
……>
时间过得很快,这两天周文景大部分时间呆在县衙内。只有少部分时间呆在鞋店。>
他的鞋店现在已经基本步入正轨,只需老陈一人看店即可。>
现在的生意不算特别好。>
但是也不差。>
每天总能卖出去两三双。>
毕竟售价不便宜,能有这个销量实属不错。>
他暂时还没准备提价,一直都在打着开业大酬宾的口号,十两银子一双。>
知名度没有打响,热度也不够,贸然提价绝非明智之举。>
只有等到供不应求时,提价到50两一双,才有可能成功。>
现在哪怕一天只卖三双鞋,他也能赚到二十五六两以上。>
一双鞋的成本,基本不会超过一两五钱银子。>
按最低的算,哪怕每天只有25两银子的毛利润,刨去人员工资、店面租金等开支,净利润也有24两银子左右。>
他的财富每天都在增长。>
不过距离他囤粮的资金还差得远。>
这点钱,根本囤不了多少粮食。>
鞋店已经稳定盈利,县衙这两天却是格外宁静。>
各镇的大户像是集体噤声了。>
没有任何人前来县衙闹。>
卧牛镇那边也是不吵不闹,像是按下了暂停键。>
就连曹典史也不见任何动作。>
正是这种超乎寻常的宁静,让周文景感受到了一种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气息。>
他凝神以待。>
“周大人,这是您要打制的铁管。”>
“好的,辛苦了。多少银子?我给你。”>
“能为您做点事,那是小人的荣幸。再说了,几根铁管,根本不值钱。”>
这名书手很上道。>
坚决不肯收钱。>
“跑腿的辛苦费,我可以不给,情我记着。铁管钱必须付,是多少就多少。”>
“好吧好吧,您非要清廉成这样,我再不收,反倒惹您生气。一共二钱银子。”>
周文景痛快的付了钱。>
通过两天的收集,他的左轮手枪配件,全部到位。>
现在就只要带着它们回到店里组装了。>
花费并不贵,总共也就二两银子左右。>
有了这两把枪防身,他的安全系数高多了。>
回到鞋店,老陈一脸喜气的告诉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