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御驾亲征?(1/2)
更新时间:20130315
陕州李家生活在一片喜气洋洋中,汴京城里的赵氏兄弟似乎也迎来了好运气。
1134年四月,潘贵妃和李茵娘先后为赵氏家族添丁,潘贵妃比李茵娘早几天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喜得赵构脸上的笑容连看到洞庭湖杨么造反也没有垮下来,而李茵娘则是生的一个男丁,赵榛也是乐得合不拢嘴。
但是似乎要印证大喜之后必有大喜之后必有大悲这个说法,这一年的后半年似乎颇有些不顺。
历史的车轮步入1134年金秋九月时,被岳飞的兵力逐步缓慢蚕食着势力的伪齐皇帝刘豫急了。尽管岳飞没有得到赵构在后方强有力的支持配合,但是在黄河北岸当地义军的支持下,岳飞还是坚持把战线向北推移,不断压缩着刘豫的统治范围。
由于三年前杨再兴与岳飞合击攻破了济南,刘豫在金国帮助下北撤,定都大名府,但不久后岳飞便趁胜追击渡过黄河,虽然由于这几年赵构不怎么支持岳飞的北伐工作使得他北齐还能在夹缝中苟且生存。
可是不知道刘豫受了什么刺激,似乎再不能忍受这种一方挨打的局面,在大名府周围郡县征集了二万多民兵和五百多艘战船,并任命不久前投靠自己的南宋水军都统徐文为先锋,准备从海上绕过岳飞战队的前锋,从后头袭击岳飞部队,打算把他们一举吞下,以解心头之恨。
徐文是盐贩子出身,少年时期非常勇猛,善使大刀,人称“徐大刀”,后来由于战功而被封为淮东、浙西、沿海水军都统制,是南宋水军之中的名将。
但是由于孔彦舟和李成这两人年少时都不学好,是不学无术的小混混相继投靠刘豫,使得南宋朝廷对徐文这类出身盗贼的将领产生了猜忌,徐文一气之下带着十几艘战船直接开到了刘豫的齐国。
不过对于这一路水军刘豫是不抱多大希望的,毕竟齐国那么一点船哪能跟有正规水军的南宋相比即使有了徐文这样的名将也未必能讨到什么便宜,刘豫也就打着虚晃一招,用浩大声势吓吓人,搅乱岳飞军心的主意。
刘豫将南征的主力放在了与岳飞对峙的前锋战场,不过刘豫底下那帮出身流寇海盗的将士一直以来都没在岳飞底下讨得了好,这次肯定也不例外,关键时刻还得让“父亲”金国出马。
于是,刘豫再次他派枢密院使卢纬向吴乞买上了份奏折,请求出兵五万助他把宋兵打回黄河北岸,巩固齐国的政权。
金国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大部分高管都对他的借兵请求嗤之以鼻。
作为一名饱读诗书的进士,刘豫的口才和文采都很是了得的,但显然这次金国人不怎么买他的账,大多数手握重权的人都对他的借兵请求嗤之以鼻。
在吴乞买主持召开的军事会议上,粘罕和挞赖等重量级人都不同意出兵帮助刘豫,这是由于金国最近几次同南宋军队的交手记录均很不理想,导致金国很多将领产生了厌战情绪,特别以是粘罕和挞赖为首,再加上刘豫的齐国自建立以来是就坏事不断成立没多久宋军就攻破了济南,直接把战线拉回了北岸,整天就是给金国添麻烦,所以很多金国将领都暗地里嘀咕还不如废掉刘豫算了。
然而,还有一个人赞成出兵,那个人就是完颜宗辅。
是否帮助刘豫的决定权掌握在吴乞买手中,幸运的是,完颜宗辅在吴乞买那里很说得上话,而且吴乞买作为“以汉制汉”政策的倡导者,一度非常希望刘豫把齐国建设成为一个金国附属下的模范国家,但事与愿违,刘豫这几年来的表现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
不过即使刘豫很不争气,吴乞买也不能轻易这么放弃了这么一个傀儡国怎么说也忙活了好几年,实在不行再换个人当当呗,而且跟宋国僵持这么久,也是时候举行一下大反攻了。
于是,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