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魂断飞泉(4)(2/4)
之战准备良久,自忖必胜,所以尚未打算速战速决,有意在明将军面前炫耀“天问”笔法的精微奥妙之处。但此时此刻,虽然眼看明将军在飞瀑对面只是苦苦支撑,全无还手之力,但不知怎么,那份隐隐的不安感觉却始终挥之不去。更重要的是,“天问”笔法是他平生最为得意之作,自问全无破绽,亦无法猜测明将军会用什么方法来破解。一方面他对明将军的出手不无期待,以求完善“天问”笔法,但内心深处,却也难以承受武道上的再度受挫。或许,他的不安就是来自对未知事物的隐隐恐惧!而消除这种恐惧的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尽快击倒明将军!再斗数招,龙判官堪堪使到“洪泉极深,何以窴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三个简单的汉字引发了明将军接连不断的出手。龙判官第一个“之”的起笔一点刚刚写罢,骤觉丹田中异气再起,如一枚刺入的针尖,虽无法影响真力的运行,却似附骨之蛆般难以驱除;待施展出“九”字第一撇后,那道异气已顺着本身真元的运行冲至喉关,恰若骨鲠在喉,不吐不快,龙判官再度提气大喝,但这一次非但未能将异气排出,反倒随着他吸气之际冲至鼻端;再写罢第二个“之”字的点划,异气已至眉心,随即逆冲入脑,瞬间消失……刹那间,龙判官忽觉全身经脉蓦然一畅,那道入脑的异气不但全无影响真力的运行,反倒更激发出体内潜能,掌腕间再生新劲,势道又强了数分。他微微一怔,愤怒、猜疑、躁狂、沉郁……种种情绪齐生,口中发出连声狂喝,招式疾若暴风般倾泻而出。“雄虺九首,鯈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龙判官堪堪划下“不”字第一横,腕间如坠重石,陡然一沉,体内喷薄而出的真力仿若一匹脱缰野马,渐已不受本身控制。直到此刻,他才蓦然警醒:明将军重伤之余,已无力与“天问”笔法刚猛的劲道相抗,但却在凭着双方气机结合之际不知不觉中引发了自己的心魔。这一瞬间,龙判官才真正领悟了流转神功的真谛。世人皆知明将军流转神功霸道绝伦,威凌无匹,乃是天下最刚劲无铸的神功。却不知那只是因为本身功力相差太远,所以难窥本原。正如只见洪水如猛兽,暴风席卷万物,却忽略了流水、空气本身的至轻至柔。流转神功出自道学,讲究顺天应人,引导为主,疏渐为辅,最忌以刚力降服对手。也只有遇见龙判官这样同级别的敌手,流转神功才显现出其最本质的一面。龙判官于激斗中想通原委,再不迟疑,左右双笔齐出,左手判官笔画下“人”字第一撇,右手则同时施出那一“捺”,走得是狂草之笔意,双笔合一,几无先后,飞瀑中两道水浪完美地结合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像是天地间合下一张巨网,把明将军包围于其中。这是“天问”笔法中五大绝技之一,“人神共愤”,龙判官将他的激愤怒火尽化于那一撇一捺的狂草之中,意欲一战功成。两大高手的这场决战已至最紧要的关头:到底是明将军先毙命于“天问”笔法之下,还是龙判官先其一步经脉错乱、走火入魔?明将军一声轻叹,面对龙判官这集起全身功力愤郁若狂的一击,他亦再无退路。当即双掌齐出,在空中依样划出一个“人”字,看似双掌同击,掌力却是一阴一阳,掌风与水浪相接,右掌按实在那一“撇”之上,左掌却是引领着“捺”疾速倒卷,水浪合成的“人”字仿佛活物,在空中倾斜、抖颤,最终急速旋转起来,水浪在空中碎裂成一粒粒水珠,被日光映出虹彩,却依然旋转不休,如一道水晶帘幕织成的龙卷风。而明将军,正处于那暴风的风眼之中。这是龙判官汇其全身功力的一击,再加上被流转神功引发的躁狂郁气,势不可挡。水浪虽散,但那每一颗水滴亦似一枚枚钢珠,饶是明将军将自身残余的功力提至巅峰,也难以一一照应。霎时衣衫上现出数个洞,已被几滴水珠射穿。纵有流转神功护体,亦不免被其中所附真力所伤……明将军一声轻咳,嘴角已咯出一丝鲜血。“靡蓱九衢,枲华安居?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