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共患难(3/9)
启禀先锋,牺牲的这九个兄弟,有两人尚未娶妻,家中尚有高堂。其他七人都娶妻生子,留有后代。”
不管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是留下孤儿寡母,都是一场无法言的悲剧。
郝连玦一向平静的脸上也出现少有的悲切,“把这份名单飞鸽传书出去,即便是咱们出不去,也不能让兄弟们白白送命!他们的高堂、儿女,会有人帮忙照料,让他们在九泉之下能够安心!”
“得令!”帐篷里的人陆续出去,郝连玦一个人坐在椅子上静默不语。
幼仪从屏风后面转出来,轻手轻脚过去给他倒了一杯水。
“从前在王府的时候,死个把奴才是常有的事情,我从未觉得别人的命有多值钱;到了漠北,死人更是见多了。尤其是赶上有异族侵犯,两国交兵,死人更是无数。可越是见的多,我的内心就越平静不下来。
我知道,都城安逸的生活是用无数人的鲜血换来的;我们的合家欢乐,是旁人用家破人亡话来的!”郝连玦第一次对旁人吐露心声,对象竟然是个姑娘。
连他自己都感觉到奇怪,连对自己父母都不想出口的话,为什么就愿意跟幼仪倾诉?他把这一切归咎为时机,或许是刚好兄弟们丧命,幼仪刚好在身旁,仅此而已!
幼仪明白,他不需要任何宽慰和指导,他需要的不过是个听众罢了。她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坐下来,静静的听郝连玦。
郝连玦讲了很多他时候的事情,那时候老王爷还健在。他依稀记得,老王爷是个盖世英雄,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气概。可惜,没多久老王爷就得了急病死了。
幼仪觉得有些奇怪,郝连玦对自己祖父的记忆都还保留在孩童时代,却给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而一直在他身边教导的王爷,他却只字未提。从他的言谈中,不难看出他对自己父亲的敬重远不及祖父。
不过细想一下也能理解,毕竟老王爷是大禹的功臣,连先皇都要避让三分。想当年老王爷带着大队人马拥立先皇,又为了大禹常年征战,在百姓中、军队中都颇有声望,几乎是一呼百应。
而现在的王爷是承袭了父亲的王位,太平盛世难出英雄。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王爷的声望都不及其父半分。作为老王爷喜爱的嫡长孙,对祖父怀有崇敬的心情可以理解。
“哦,你听得很无聊吧。”郝连玦停下来,喝了一口水问道,“我了这么多,换你了。”他突然想要了解面前这个姑娘。
“我没什么可的。”幼仪眼神一闪,回着,“我从未见过祖父,祖母前几年才来都城,倒是慈爱的紧。府中姐妹众多,难免因为事打闹,如今回想起来竟觉得幼稚至极。”
虽然幼仪不过是轻描淡写,可郝连玦却能嗅出一丝不寻常。他生在王府,长在王府,跟大户人家的公子、姐接触,甚至出入宫中都是极其平常的事情。他见多了嫡庶之间的争斗,对主母磨搓妾侍极其子女的事情略有耳闻。
他调查过幼仪的背景经历,知道她不甚得父母的欢心,被发落到田庄上差点送命。侥幸赶上新皇登基天下大赦才能回到都城,可谓是福大命大。
他还查出幼仪的长姐曾经毒害过她,可谓是蛇蝎心肠。这个傻丫头仗着老天爷庇佑,这才保存下性命。此刻,她还自己在府中跟姐妹们不过是争吵。不知道是她太过天真,还是心胸太过豁达!
亦或者,她并没有对自己敞开心胸。这个想法让郝连玦心里有些发堵,竟然不亚于打败了仗。
郝连玦等前方的密报,幼仪睡了一个下午眼下正精神,两个人倒是聊了起来。从时候聊到奇闻趣事,再到排兵布阵。郝连玦发现幼仪涉猎极其广,而且心思通透,跟她沟通挺容易。幼仪也觉得他得话题有趣极了,比那些附庸风雅的诗词歌赋强上许多。不知不觉,两个人竟聊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