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对峙显危机(1/3)

“总督?总督来了?”

优素福从朦胧中醒转过来,他马上意识到这是不可能的,呼罗珊总督阿巴斯年岁大了,根本禁不起劳师远征,所以才一力支持自己领兵东征的。!”

现在已经是半夜,烤一只生羊怕是要到天亮了,晚饭时有半只烤羊被收了起来,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麦吉德连日连夜的赶路,早就饥肠辘辘,哪里还在意这是不是剩下的半只烤羊,炭火很快烧得正旺,半只烤羊架上去没一会就已经嗞嗞冒着油脂,香气溢满了帐篷之中。

酒足饭饱,麦吉德向优素福呈递了总督送来的物资清单,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贵族日常所需的奢侈品。事实上,优素福是个自小就娇生惯养的人,长时间在这苦寒风沙之地打仗,最让他难以忍受的就是没了这些东西。

与麦吉德一同来到河西的,还有十名波斯美女。看来那位波斯总督当真用心,事无巨细的关心着优素福的远征生活。

部将伊萨看着黑洞洞的门外,麦吉德刚刚离开不久,甚至帐篷里还留着阉人身上特有的一种味道,与烤羊的肉香混在空气中,形成了一种更奇怪的气味。

“将军,总督派了个阉人过来,没说一件正经事,难道不远千里既只为送点货物,送几个美女?”

优素福倒很了解阿巴斯总督,如果不是他的身体条件不允许,必然会亲自率军远征的。现在,优素福取得的战绩已经远远超出用兵时的计划,阿巴斯派使者来了解具体情况也不足为奇。

早在出兵之前,他和阿巴斯在计划中只是夺取唐朝的安西,然后在安西扶植几个傀儡小国,以屏障两河流域亦即是河中一带的肥沃土地。

不过,谁能想到现在的唐朝竟如此不堪一击,三两下就被打的没有还手之力。所以,东征之初所定下的策略,必然要进行更改,放着唾手可得的战果不去抢夺,只能说明领兵的主将是懦弱无能的。

优素福血气方刚,正当壮年,甚至还幻想过横扫东西方,让东西两大国都匍匐在大食的脚下瑟瑟发抖。

当然,西方的罗马虽然日渐衰落,但依旧控制着大片土地,有着足够的实力挡住大食西进的脚步。现在,他没能有机会到西方去指挥作战,而是与东方的唐朝决一雌雄,那就将这个草原蛮人称之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生擒到泰西封去,让唐朝的皇帝成为哈里发上马的踏脚石。

让一国的皇帝成为上马的踏脚石是有先例的,波斯萨珊王朝建立之初,就曾经俘虏过一位罗马帝国的皇帝,波斯王每每出行,便让这位曾经的皇帝匍匐在地上,充当上马的踏脚石。

而且,这位悲惨的皇帝终其一生也没能再回到西方去,死后还被波斯人剥皮供奉在拜火教的寺庙之中。

虽然大食人曾经也是波斯人奴役的民族,是波斯人眼中的劣等野蛮人,但现在已经今非昔比。波斯人成了大食人治下的臣民,大食人的扩张会随着大食教的脚步越走越远。

这次东征,随军有着大量的阿訇,他们不仅仅是为军中的大食教徒祷告讲经,更是为了将大食教传播到大食兵锋所指之处。

关于这一方面的认知,帝国在呼罗珊的总督阿巴斯显然与优素福是有着冲突的,先比较而言,其人更注重战争所得的财货和土地,至于其他问题,并不在有限考虑之列。

比如麦吉德,作为总督派遣的使者,只询问了东征的策略以及战果,偏偏对传教布道一事不闻不问。可以想见,麦吉德这个阉人在临行前一定是得到了阿巴斯的反复叮嘱的,他之所以对传教布道漠不关心,甚至连一个字都没问过,究其根源还是阿巴斯在其临行前没有做出明确的交代。

“明天早上攻城,早早将麦吉德叫起来,让他看看唐朝人是多么的无能和懦弱。怎么能放任熟透的果子自己落下来,然后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