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6章迭代(2/3)
…>
可以说,高句丽所谓的带甲百万肯定是夸张的说法,竭尽国力凑出个六七十万人应该就是他们的极限了。>
高句丽的人口也没谁统计过,即便是高句丽人自己也对国中到底有多少人口一无所知,最详实的记载是三十多年前,高句丽人自己大致计算了一下,据说国中有人口六十余万户。>
也就是差不多三百多万人。>
这在当世的环境之下,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人口数字了,放到其他地方,就这人口基数,几乎必然会雄霸一方,无人能比。>
可惜在东亚其他两个巨无霸的衬托之下,高句丽却摆脱不了小国的范畴,三百多万人多吗?中原王朝肯定要摇头,不多嘛,咱们几座大城加起来也就差不多了。>
而且你瞧瞧,咱们隋末战乱死了多少,加在一处他娘的高句丽都灭国好多次了不是?>
之外高句丽人向来浮夸,他们统计人口也就听一听就完,高句丽的官员们若不虚报,那都见了鬼了。>
…………>
不管高句丽有多少人,现在就都是大唐的了。>
朝中也没人再想什么其他办法,一切都按照倭国旧例来,大唐需要更多的人口,而高句丽人来到中原也不愁没活干。>
二月间,朝廷的诏令便去到了半岛。>
一个是诏李靖,杜伏威等人率军班师回朝,另外一个就是诏大将军李年设朝鲜都护府,治理新据之地。>
还有就是留下五万唐军,由李年等人主持战后诸事。>
主要还是清缴山林里面的高句丽部落,挖坟要断根,大唐既然灭掉了高句丽,那就不会再容许什么乱七八糟的族类崛起于半岛之上。>
之外还要防备着阿史那多闻狗急跳墙。>
唐军五万人,加上新罗,百济的人马,差不多十万人,应该是够用了。>
半岛上的诸军十年一个轮换,作为正经的占领军,朝鲜都护府享有不少特权,轮换之时也容许军兵就地转职当地官员。>
另外高句丽人的田土,全部收归唐军,可以由都护府任意发放,至于是给驻守的唐军将士,还是让新罗人,百济人北上来耕种,朝中并不在意。>
等过上些年,那边的情况稳定下来,看能不能反哺中原再做道理。>
打下来的疆土就要治理,治理的好不好两说,只要想把这片土地彻底纳入大唐,需要做出的努力还多着呢。>
…………>
三月中,扬州总管王泽回朝。>
几乎是同时,吏部尚书裴世清上书请辞,年前的时候,裴世清便已向皇帝请归田园,李破让他等了等,至于等什么,现在也就清楚了。>
扬州总管王泽卸任回朝述职,顺势接掌吏部尚书之职,和范文进不同,王泽算是平级调任。>
只不过王泽却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吏部为六部之首,掌管的是朝廷人事大权,几乎相当于后来的省长回京后任职组织部长。>
不是升迁胜似升迁。>
朝官的仕途一般都是如此,在朝中任职一段时间,然后外放任职几年,回京之后便会按部就班的升转。>
而且王泽和范文进也没什么好比的。>
王泽虽也是开国之臣,可论起功绩来和人家范文进是没办法相比的,凌烟阁上王泽几乎是敬陪末座,范文进则因身具平灭凉王李轨之功而高居于上,这就是差距。>
王泽身体倒是比范文进强多了,回到长安见驾过后,裴世清一上辞呈,朝廷诏准后,裴世清很干脆的退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