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10/www.xbqg66.com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10/www.xbqg66.com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1810章弟子(2/3)_北雄_新版笔趣阁

第1810章弟子(2/3)

化,到了唐初之际,自称鲜卑的人也没了几个,融入的越来越是彻底。

高句丽人和倭人,百济人来到中原又是另外一回事,他们不属于中原历代常见的内附部族,得不到任何的优待。

唐初的各类工程项目当中,都会出现他们的身影,到最后能剩下多少,只能看天意,李破活的稍微久些,说不定这些人就会消失在历史当中,甚至不会被提及一句。

李破这位开国君王,对于这些外族来说,是最残暴的存在,可对于大唐百姓而言,却比历代君王都要仁慈。

因为唐初之际,轻徭薄赋,更是鲜见民役,大唐百姓自然是额手称庆,都道君明臣贤,百姓之幸事也。

…………

大唐元贞七年八月十六,东莱的几个码头上,战船云集,征朝大都督李靖回师了。

先上岸的一包包的骸骨,这都是李靖命人在高句丽的山林当中收敛的当年北征将士的遗骸。

差不多有六千余具。

当年二十余万隋军葬送在了高句丽的山林当中,三十万人的大军幸存者不足三万人,可谓是十不存一。

多年之后,大唐的日月星辰旗重归此间,终于一战功成,灭掉了强敌大仇,因两国血仇无数,所以杀戮之众不可计数,连高句丽历代国王的坟茔都被唐军给刨了出来,和他们的子孙一道曝尸荒野。

高句丽的大部落,在这两年的战争当中,全部被连根拔起,人头滚滚而落,只剩下些游魂野鬼四处躲藏在山林当中得以幸存。

而大唐的政策是长期性的,对藏在盖马大山当中的高句丽部落,持续的进行清缴,到了大唐元贞七年八月,破高句丽部落数十部,杀六万余众,俘获十余万。

到了这个时候,其实世上也就不再存在什么高句丽了,半岛三国,只剩下了新罗,也就是后来乱认祖宗的那些人的祖先。

…………

东莱太守宇文士及等人早已准备好了,骸骨上岸,立即送到挖好的墓地安葬,并竖碑记之。

隔日李靖率众祭奠亡魂,亲书祭文,告知于这些当年殁于北征的将士,大仇已报,魂魄尽可安然归去故里。

李靖在东莱待了几日,和杜伏威一样享受了一下宇文士及的热情款待,三年征战,终于大功告成。

李靖一松劲,在东莱还小病了一场,可把宇文士及等地方官员给吓坏了,急忙传书朝廷,意思是这可不关俺们的事啊,大都督好像是旅途劳累,偶感风寒,应该没有大碍……吧?千万不要啊。

李靖小病了一场,宇文士及被吓的魂不附体,昼夜在卧榻之畔伺候,算是扎扎实实的当了一回孝子贤孙。

当年他老子宇文述病故的时候,估计他都没有今天这么上心。

几天之后,李靖痊愈,看着脸色比自己还憔悴的宇文士及就觉着有点愧疚,政治智商欠费的样子就又来了。

他跟宇文士及说,回去京师之后,他会帮着宇文士及在皇帝面前陈情,至于结果如何,却也不能保证。

好在还没把话说死……

宇文士及自然是感激备至,不枉他在大都督面前“尽孝”一场,和吴王李伏威比起来,人家李靖多有人情味?

李靖启程离开了东莱,沿路的郡县官员接待起大都督来也都是尽心尽力,李靖这些年习惯了别人的逢迎,倒也没觉着扬眉吐气。

只是征战三载,乍一回来,看着沿路的农忙景象,颇有些不适应,加上在东莱小病了一场,身体上也有些不适,走的就更慢了一些。

还没出山东地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