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襄阳(2/3)
和前隋很多将领都是一般都是战功赫赫,去到后来的话,也必定都是名扬天下的人物……不过当大家都站在一处的时候,就不那么显眼了。>
更为巧合的是,当年周法尚也曾任黄州总管,在第三次征伐高句丽之战时,与来护儿率军到海边,因急病而亡,算是亡在了黄州总管任上。>
周法明现在也为黄州总管,之前自觉很不吉利,到皇帝面前推脱了几次才勉强受下。>
………………………………>
来信的是周法明的好友兵部侍郎刘仁贺,其在信中提到了朝中种种,并劝周法明勿要再劝皇帝改弦更张。>
朝中上下一些人觉着此战必胜,更多的人认为唐军驻于潼关乃是虚张声势,因为唐军至今未有动静……所以他们便觉着很可能兵不血刃便将洛阳,乃至于整个河南收入囊中。>
更有人上奏讨论起了,占据河南之后该怎么与窦建德,李定安相处的问题。>
朝中的气氛是如此的乐观,这与梁国与林士弘作战很顺利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自信来源于一连串的胜利。>
梁国在建立过程中与各路义军的碰撞中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让梁国上下自信满满,加上如今外部环境向好,梁国众人更多了一种天命在我,共伐于秦的感觉。>
刘仁贺说的很直白,也很彻底……就是告诉周法明今年河南战事乃大势所趋,周法明的那些建言除了会让自己处境尴尬之外,不会有任何的作用。>
即便是之前随着周法明一道主张入蜀的人,如今多数也都改弦更张,不再说起蜀中如何如何了,如果周法明继续逆势而动,刘仁贺觉着会非常危险,就差跟周法明说,看看张绣的下场吧兄弟。>
周法明满腹心事的放下了来信,这些时日来信的可不光是刘仁贺,连皇帝萧铣都有私信予他,他还能再说什么呢?>
此时侍从进来禀说,“周二将军,左骁卫将军马贵迁,以及程长史,吴参事请见。”>
周二将军是他的次子周孝节,如今领着他的亲军,之外几人都乃他的心腹,周法明摆手让人进来说话。>
程书平是总管府的长史,进来施礼后又奉上一封书信,“丘总管的传书,来人是江州总管府司马高士廉,我已让人安顿好了,可他说急等回书,明日里就要回去……”>
新任江州总管丘和,这人周法明听说过,但从来没有打过交道,更谈不上什么交谊了,这人在交州烟瘴之地驻守多年,声名不显。>
倒是前些年大将军宁长真前去攻打的时候,被丘和率军击败……后来许是眼见隋亡,无以为继之下便降了梁国。>
前些时传信过来,他已至任上,加紧在准备粮草,招募府兵,民夫等,最近的消息则是他已经率领东路大军前至汝阴。>
周法明拆开信仔细观瞧,和他预料的差不多,丘和并没有催促他进兵,而是觉着他驻军襄阳或者南郡,能让唐军不敢轻动,丘和自己则率东路大军前至洛阳,只要东都在手,此战也就胜了八分。>
也许是萧铣忘了,嗯,这个不太可能,应该是想制衡一下周法明,反正江州总管不归周法明节制。>
所以丘和的语气颇为直率,还露出了些争功之意,两人没有见一次面,在信上说什么战略,那不是开玩笑呢吗?>
周法明看完便将丘和的书信交给了众人传阅,周孝节只略微扫了扫就哼了一声,将信扔给了马贵迁。>
“胡言乱语……倒是好气魄,竟想教我以谋略,阿爷不需理会于他……不如让大哥先守住洛阳,等咱们前去……”>
周法明稍稍瞪了一眼儿子,“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