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8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2/3)
,不只因为他早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还因为他觉得在这种时候儿女情长有些自私,遂又看着袁崧问道,“不知......会稽方面的局势如何了?”
“高雅之前几天主动出击攻打孙恩占领的上虞,结果大败而回,最近这几天孙恩便杀向了山阴,好在孙无终在外与山阴城互为犄角;孙恩想要夺回山阴几乎是不可能的,可孙无终和高雅之想反攻出去又谈何容易?这仗打得越久,老百姓就越遭罪,希望朝廷能早一点派遣刘牢之亲自领兵来讨吧。”袁崧怅然道。
范二当即安慰起来,“高雅之不是刘牢之的女婿吗?他这次被孙恩欺负得这么惨,怎么可能再袖手旁观?”
袁崧听到范二起“女婿”二字时,当即欲言又止,神色也有点黯然,好一会才点头道,“你得不错,朝廷又何尝坐视米贼壮大?所以刘牢之应该在这几天内就会南下了,孙恩很快会再次逃入海盗,可这毕竟是治标不治本啊,谁敢保证他们两个月后不会再来?更重要的是,各地的储备也都不多了,如果粮荒全面爆发出来的话,三吴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城内还有多少粮食?府君打算怎么办?”
“府库中的存粮,能让城内的百姓坚持到过年就不错了!我也正是不知怎么办才好,所以最近愁的......”
如果是其他地区遭遇粮荒,朝廷显然会理所当然地将三吴的粮食调往灾区,可三吴遭遇粮荒的事却是头一回碰到啊!
大江上游的江州和荆州今年倒都是丰年,可这两地一直在窥视京城,他们怎么可能伸出援助之手?朝廷要是向他们伸手要粮,不是相当于嘲讽他们吗?
作为真正的江州之主,范二倒是有心资助三吴地区,可朝廷会让江州的船驶往三吴吗?
最重要的是,范二此时也正在备战备粮,这种时候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啊。
袁崧对江州和荆州的情况当然是知道的,他要不是意识到江州的粮食很难进入三吴,又怎么吝于对范二开口呢?
为了救百姓于水火,袁崧是不会在意他这张老脸的!
可问题是......
范二低着头思索了好一会,这才分析起来,“听您这么一,吴郡的粮荒在两个月之后就要到来了?其余会稽、临海、吴兴等地只怕来得更早,徐州至少有一半的百姓会面临饥荒,三吴地区的饥荒又必然影响到京城!朝廷是不可能从荆州和江州调来粮食的,而从豫州、兖州等地调来的粮食也有限,他们肯定先得紧着京城的官员和百姓吧?三吴的百姓只能自救了!”
袁崧对他的分析无奈地点了点头,又有些颓然地问道,“自救?我当然知道朝廷无暇顾及我们?可这自救.......”
“打土豪分粮食显然是最快捷的办法,可这办法跟米贼何异?其余的,诸如派遣商人到各地紧急调粮等办法似乎都不可取,因为长江的水道已经被封锁,就算能收到粮食也运不回来;更何况各地都嗅到了战乱的味道,这种时候应该不会有人再出手粮食了。”范二将最糟糕的情况完之后,这才总结道,“想要自救,只能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了。”
“怎么个吃法?”
“旧上海的百姓因为遭遇荒年,只能靠吃阳澄湖大闸蟹充饥度荒年。”
好吧,现在还没有“上海”、“阳澄湖”这两个地名,所以这个梗一点都不好笑。
看着袁崧茫然不解的样子,范二只得将自己的那点恶趣味收起来,掰着手指道,“有两种办法,一是到海里捕鱼,府君大概不知道海里有一种名叫‘鲸鱼’的大家伙吧?这种鱼长达十余丈,其体重可以达到十万斤,相当于近千头牛的重量。如果让将士们驾船出海捕捞鲸鱼,按三天捕捞到一只,也足可解决吴郡百姓的粮荒.....”
“十余张!”袁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