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8章:细还是你们细(1/2)
?部署完石雕相关工作,方炎转投另一方天地。
朱雀门外的左边有一座望楼,是为东阙,偏南方位有一座高大的古代匈奴祭天神像——翁仲。大约在秦汉时期就被汉人引入管内,当作宫殿的装饰物。
临近朱雀门,地势逐渐平坦,司马道西侧,坐落着一尊巨型石碑,相当惹眼。
这里的一切全在“拟墓池”里出现过,真实的石碑呈方形,高7.53米,每边宽1.86米。
肉眼自然测不出它的吨位,但那个数字记在方炎的脑子里,大约是89.6吨。
碑顶为庑殿式建筑,檐角刻有4个护法力士。檐雕斗拱中间为五节碑身,由五块完整的青石榫卯相接而成。下为碑座,亦用榫卯相接。碑座上刻有獬豸和海石榴纹。
弹幕有大神认出此碑:
……
之所以被很多史书记载,是因为述圣纪碑记述了唐高宗的文治武功,开辟了帝王陵前立功德碑的先例。
各路盗墓贼在比乾陵更早的陵墓中是找不到碑的,墓内也不放墓志铭,因为历史上是乾陵突破了这一惯例。
一座述圣纪碑把广大考古爱好者的注意力尽数吸引,而方炎连看都懒得看一眼,“不就是帮唐高宗吹牛的碑么,别当个宝似的。都看这里,你们帮我找找有价值的线索。”
他一句话把绝大多数观众的视线引到了另一处——述圣纪碑的正对面,又有一座巨碑。
方炎此刻便如痴如醉地盯着这块碑看,它与拟墓池里那块碑的区别不在于它放大了多少倍,而是——碑上有字。通身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
高度不多不少,正好7.53米,与对立的述圣纪碑完美齐平,它宽2.1米,厚1.49米,重达98.8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
碑额未题碑名,碑额阳面正中是一条螭龙,左右侧各四条,共有九条螭龙。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线刻而成的腾空飞舞的巨龙,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相斗图》,其马屈蹄俯首,雄狮则昂首怒目。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
它北靠东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巍峨壮观,雕刻精美,为群碑之冠,是朱雀门外最惹人眼目的标识。
……
“这块碑叫‘无字碑’。”方炎昂首望向碑额,观众的上翻视角得以扩展,
“你们确实看到不少碑文,其实是在宋金以后,才开始有游人题字于碑,使无字碑成为有字碑。再历元、明、清各代,碑上逐渐镌刻了许多文字,大多是歌颂武则天的,或许这正符合了武则天当初立碑的本意。”
……
对于弹幕的脑洞大开,方炎故意吓唬道:
“你们想多了,假如你穿越回到宋代,给你一把刻刀站在无字碑前,你敢写差评?估计第一个字还没刻完手就断了。”
……
鬼斧师尊和石雕团还在紧锣密鼓地评估前方的石人群像,方炎索性留步于无字碑前,细细打量。
他没法像观众那般飞近石碑观摩,因此错过了不少细节。
直到有弹幕提醒:
……
由于帽檐遮挡,方炎对距离头顶较近处的碑文有所疏漏,直到忠臣提醒,他才横向挪开鸭舌帽檐,定睛一看,顿时剑眉紧皱,神色凝重。
无字碑上多是书法五体刻写的文字,偏偏这个地方是一条深深的箭状凹痕,足足有两米多长。
它垂直于地面刻在无字碑上,大有一飞冲天之势。
“这这这……这是……”
vi语音频道里,林远山大惊失色,唇齿不自觉地寒颤,哆哆嗦嗦地吐出三个字:
“青——邪——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