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七章拦门(3/4)
他们查手机找一二首出来应付还行,让他们自己做诗,太难为他们了。>
新郎急得团团转。>
全福婆婆一看这波门拦得太有水平,难度也太高,赶紧从伴郎团里拿了一把红包,走到乐家姑娘身边,给两个姑娘递上红包,诚挚地求助:“新郎以前就不是读书的料,斗大的字识不得一箩筐,叫他做诗不知让他去犁两亩田。>
要论文化水平之高,这里当数罗老师和两位姑娘,罗老师今天是新郎家长,我们不敢请罗老师,有劳两位姑娘帮做首诗,新郎感激不尽。”>
罗家亲友一瞅,得,这个全福婆婆了不得,果然是个能人!她比新郎机灵一万倍,抓重点是一抓一个准。>
罗班不反对,也不说支持。>
杜同学摇手谢绝红包:“您老抬举我了,我也是学渣,这做诗什么的,就算将我的脑细胞全用光光也做不出半句的,无功不受禄,请另寻高明。”>
“小女子才疏学浅,背诗还可以,做诗却是不成的,您老还是另请高才。”乐韵也推辞不受。>
全福婆婆也急出汗来了。>
新郎和伴郎也涌至,一个一支烟,一人递一个红包,好言好语的请乐姑娘相助,若乐家姑娘都不肯帮忙,罗家亲友中就算有人会做诗也不会帮忙的。>
全福婆婆也再次递红包,一次递九个红包。>
看新郎急成一团,罗班觉得差不多了,缓声打商量:“看样子新郎团确实是不会做诗,要不,小乐你代他做一首?”>
“罗班,这不合规矩啊,催妆诗应该由男方请来的宾相们做,要是女方家代为做诗,这要是传出去别人还以为女方家仗着罗家是书香门第故意抢风头。”乐韵很识趣的配合罗班。>
“不会不会。”全福婆婆堆起一脸笑,再次递了一个红包。>
新郎也保证他们不会瞎想。>
“行吧,为了不误新人的吉时,我献丑了,”乐韵接过一把红包,扬声吟诵:“书香门第罗氏家,”>
小姑娘的嗓音甜糯又清悦悦耳,如珠落玉盘,只吟出第一句,亲友们便高声叫:“好!说得好。”>
叫好声中,乐家姑娘第二句响彻耳边——“掌上明珠最堪夸。”>
“好!”亲友们又是一阵叫好声。>
乐韵顿了顿,吟出后几句:“阿母不舍女出闺,姐妹情深赠珠花。宾相借问妆成否,中天红日映云霞。”>
“好!”罗家亲友们满座喝彩,又叫:“再来一首!”>
全福婆婆不敢催着去接新娘,从伴郎手里接过红包又递给乐姑娘,请她再做一首。>
“哎哟,不带这样为难我的呀,罗班,请给新郎上楼行不?”乐韵笑坏了,塞红包的人不心疼,她收红包都收得不太好意思了。>
罗班同意,亲友不同意:“再来一首。”>
新郎也学聪明了,再递个红包,又敬一支烟。>
“哎,盛情难却,再献丑了,”接了红包,乐韵不得不帮解决难题,想了想,吟:“耕读罗氏女娇娃,嫁与城中张府家。亲长赐下金和银,婶母闺房为梳发。宾相又问妆成否,门前花轿待铅华。”>
“好!先是书香门第,接着是耕读之家,恰如其分。”罗家与男方迎亲团都有几个肚子里有墨水的,做诗是做不出来,品赏还是可以的。>
“母亲、婶母与长辈们谁都没落掉,夸罗家长辈们怜爱姑娘也夸得别出心裁。”>
“这铅华也用得好。”>
“这又字真是意味深长啊……”>
那边在评诗,伴郎团很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