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回乡祭祖(2/3)

说下去,七姑道:“自从喜庆逃婚走了之后,赵大贵就逼着你们家爹娘还钱,可那时你爹娘刚给你大弟说了门亲,银子都做了聘礼,拿什么还啊。为此赵大贵就带了人把你们娘家给砸了,还把大成的腿打断了,后来大成定了亲的那家得了信赶紧把亲退了,虽说后来大成的腿又养好了,可这媳妇却一直都没再说上,都说他家穷,又得罪了赵大贵家。”

田喜乐听安宜阳说过,当初搬走之前跟县令打过招呼,让他帮着照看一下田家,可想想那时候县令的任期也该满了,换了新县令并不知情吧。

七姑又说了一会儿,那边的饭菜也都准备好了,见都是安家的人在一起,七姑说什么也不肯留下来用饭,田喜乐拗不过她,就让下人给备了几个菜和一些礼物让她带着,又派马车把七姑送回家。

第二日,田喜乐安顿好后,就派人去请李杨氏一家过府,当初在李村时可没少受到李杨氏的照顾,虽然后来李杨氏接手了田喜乐的一些生意和养猪事业,但他们的交情还在,哪怕是到了后来信也通的越来越少。

李杨氏昨日就听说田喜乐和安家人回来了,原想着等他们安顿两日之后再登门,结果田喜乐就派人来请了,立马扔下手头上的事情就跑了过来。

一见田喜乐就又惊又喜地哭了一场。早两年她的儿子也都成亲了,娶的都是平安镇上有头有脸的人家的姑娘,李家也在平安镇渐渐崛起了。

只是因为气田家爹娘当年卖了田喜乐,如今又想卖田喜庆,担心田家人再赖上田喜乐,他们夫妻俩谁也没对外说起安宜阳的身份,而在听到平王世子和世子妃这些年的消息时,都会为他们感到骄傲。

可正因为知道他们的消息,李扬氏夫妻俩都觉得如今身份相差悬殊,若再一直给人写信,会不会被嫌不识好歹?后来渐渐的信也就少写了,尤其是田喜乐等人去了奚间府后,书信也只有一年一封了,都是拜年和说说这一年又赚了多少银子,以及问田喜乐什么时候派人来取银子。

如今田喜乐回来了,竟然刚安顿好就派人找她过来,李杨氏说不出的高兴,可瞧着这一屋子连丫鬟都气度不凡,相比之下她就有些自惭形秽手脚都没地方放了。

好在田喜乐还是当年那个田喜乐,不管身份变得怎样,也没有从她的身上看出半点盛气凌人,还是与她那般亲昵。

说了很多这些年发生的事情,李杨氏一直笑着说她在平安镇都知道平王世子和世子妃的大名了,说若是被人知道她跟平王世子妃有交情,不定得羡慕坏多少人。

田喜乐都笑着听她说着,知道她在平安镇的日子好过也就放心了,而且,李杨氏还拿出这些年的账本给田喜乐看,田喜乐稍稍翻了翻就道:“嫂子,我正想跟你商议此事,你看我们现在远在奚间府,多少年也不定能回来一趟,这生意离着太远,我们就想把这边的生意都转手了,刚好想问问嫂子是否有这个意愿?”

李杨氏听了愣了下,随即惊喜道:“世子妃是真有这个打算?”

田喜乐点头,李杨氏道:“有,自然有这个意愿,世子妃那是不知这些生意有多赚钱,这回可是让我占了个大便宜了。”

田喜乐笑而不语,在李杨氏看来比什么都赚钱的买卖,其实在她看来只能算是赚的小钱,便既然李杨氏觉得好,她也算是报了当年的相助之恩。

李杨氏又跟田喜乐说起赵大贵夫妻和田家的恩愿,“这几年我也有时会去打听一些你爹娘的事儿,可你也知道他们,我也怕泄露了你们的身份再让他们又有啥想法,不敢明着去照顾,这几年他们被赵大贵欺负的在村子里都要住不下去了,可家里又穷,搬到哪里都没法生活。这回你和你妹子都回来了,依嫂子看,天大的仇怨他们也是你爹娘,不如就给他们找些营生做做,也不用告诉他们你们现在的身份,就让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