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看望同学(1/2)
“还是没有消息啊。”
看到他进来了 ,也没等他问,金县长就首先说了。
“你判断一下应该是什么时候研究啊?”
他也没什么啰嗦,直接就问了。
“不好说,据我所知,现在有两个关键人物在影响着这件事的进程,一个是党少怀,一个是费永清,听说党少怀给了陈书记十万欧元,而他的要求是进城当教育局的局长,费永清也想当教育局的局长,但他的实力赶不上党少怀,所以他就告党少怀,已经告到市里了,纪委也手问了,但不知是什么结果,在这个时候如果陈书记安排党少怀做教育局的局长,费永清恐怕还是要告,这样势必要牵连陈书记,如果安排费永清做教育局局长,那党少怀那十万欧元这么办,给退回去吗?再说了,陈书记自己跑这事也跑三年了,他到邑水就开始跑官,不是上北京就是上宾城,连我都不知道他的行踪,工作上的事是一点都不干,他不也得花钱吗,他的钱哪来的,工资够吗?所以他也不能轻易给党少怀退钱,如果这次动干部要是动出说行来,恐怕要影响他自己的前程,所以他必须慎重。”
金县长慢条斯理地说。
“那看来在他走之前都不一定研究了。”
周局长泄气地说。
“不好说。那天我在走廊里看见他了,我说那几个人就研究得了呗,他说市委组织部不让啊,他请示市委组织部了,他也想研究。但这话是真是假咱不知道,市委组织部管这事干啥,我想是他自己不想研究,干部的事他要说不研究别人啥招都没有,一把手就管干部,这就是权利。”
金县长又说。
周局长也不好在金县长的办公室久留,呆几分钟就出来了,他也没有更多的话可说,一句话也不能总重复,金县长也不是不知道他的心。
从周局长和田川提出要动一动的想法到现在已经三个多月的时间了,但县委迟迟没有研究干部,但因为大家都说陈书记要走,所以推断研究干部肯定不是远话了,转眼就要过年了,周局长说,过年后估计差不多了,因为年前领都很忙,又是问又是走访的,哪有时间研究干部啊,等过完了年了消停消停,估计就会把干部问题提到日程上来了,田川觉得周局长的推断也有理,在机关工作了二十多年了,领的脉他也号得差不多了。
田川说要到邑州去看车晓华,因为过年了,要对人家有所表示,给钱人家不要,但过年了总得有点礼物,不然显得咱太没有人了。王影非常赞成田川的说法,说还咱俩去,多拿点东西,田川说也不用拿太多,拿两瓶酒就行,也不用咱俩去,不用整得太隆重,我自己去就行了。
田川花了两千多元买了两瓶好酒,来看车晓华,车晓华说你不用拿东西,来呆一会就行。谈话间田川也露出是不是陈书记走前不能研究这批干部了,车晓华诡秘地一笑说:“你放心吧,他走之前肯定研究。”
田川也点头表示理解车晓华的意。
谈话间车晓华露出他和陈书记的交很深,陈书记他父亲有一个工程公司,这个工程公司和军分区有过合作,开发过房地产,那时车晓华在军分区就管后勤,和他父亲就来往密切,陈书记在市里做区长的时候也和军分区来往密切,他们的交不是一年了。车晓华说这事你放心,肯定没跑,他和陈书记说话没有不成的,不管周局长走不走,这次咱都得提拔,他走了咱当档案局长,他不走咱当别的局长,教育局也行啊,卫生局也行啊,但咱不下乡。听车晓华说话那语气,他这点事根本就不算事。
“如果你有这个把握那就太好了,说心里话,教育局,卫生局我都没敢想过,我只想当档案局的局长,因为我现在是副局长,局长调走了,我升一步属于顺理成章,不过周局长能不能走也确实不是一个定数,所以咱的升迁不应该受他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