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高台长谈(2/2)
了梅湄对他的那些有关于风月情愫的猜测。
她没有再追问,行了一揖:“多谢先生指教。”
梅湄抬头望月,今天本就不是十五,月斜如钩,此时半数埋进了流云里,更觉迷惘凄凉。梅湄心下一紧,她和沈子胥离开的时间太长,只怕母皇会起疑。
她向沈子胥告别,没有流露出匆匆的行迹,临到下了两阶石台,才忽然又加一问:“你能分清我和小六?”
沈子胥定定地看了她一眼:“能。”
梅湄正要问原因,这位沈先生已经跟随她的脚步,也离开寂冷的高台。
他说:“六殿下眼中天真,不经世事,澄澈干净,而殿下……”
他在梅湄身边站定,毫不客气地倾身,仿佛要隔着帷帽探进梅湄的视线里。
剑柄歪向一边。
当下二人呼吸毗邻,帷帽的一角扫上梅湄的肩头,拂开她碎发如许。
梅湄脑子里一空,就见沈子胥转身继续向前走,丢下一句定论。
“——藏了太多秘密。”
这是在说她老成,还是显老?
梅湄摇了摇脑袋,今夜自己可太不正常了,她追了上去:“最后一个问题。”
“边关危局是不是母皇故意为之?”
这是诛心。
她直言挑出大齐女帝、她的母亲,和燕国私通,坑害十数万将士,就是为了试探她是否有能力待在皇太女的这个位置上。
那么如此一来,女帝派沈子胥去往前线,是认定了她没有手腕、决策失误,需要帮手才能从大燕虎狼之师的嘴里夺下一州三府?
或是考验她,选贤任能、坐镇中枢、调动麾下的本事?
又或是,仅仅把沈子胥当做监军,考察她的一举一动?
再或者,就是为了今天家宴上的那句话——“明日就随他去鸣鉴山庄学习吧”。
气氛陷入了长久的沉寂。
梅湄轻咳一声,她是大齐的皇太女,怎能如此质疑自己的母亲、当今天子?
于是,梅湄趁着沈子胥没有回答的功夫补充了半句:“如果不是,先生的军师身份又是何时定下的?”
阴曹地府的子胥君看过故事的完整脉络,他不愿让梅湄如上一世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掉进争斗的漩涡里,不想让她这么早见识到人情翻覆、世道冷暖,更不想她失去心底的最后一分柔软。
但凡间的谋士沈子胥已经答应了大齐的皇太女梅湄,所以,他不能说谎。
“这是两个问题。”沈子胥拖延道。
他是在遮掩?
梅湄敏锐地探查到沈子胥情绪的变化,然而,在没有得到确切的答复前,她不敢再推理下去,也不想再推理下去。
“是两个,可先生不是说,我有问,先生就答吗?”
面对梅湄的质问,沈子胥沉默了。
“第一个问题。”
两人绕过亭台,有风沿廊扑来,撞上他沉声的清寂。
“是。”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