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迫在眉睫(2/2)
太原城,大同城,来来往往的商队,比肩接踵,甚至能多到城门口堵车……
而眼前,更加迫在眉睫的事情,那就是编练新军!
人还在大同,狄咏就开始军令连连:第一件事,遴选此次作战功勋之人,入太原讲武学堂,讲武学堂第二期立马就要开始,一个月内,军中学员,就要到学堂报到。
这是为编练新军做准备,新军里,需要大量的中级军官,也还需要大量的底层军官,中级军官从讲武学堂出,底层军官直接从静塞军调拨。
第二道军令:从河东到河北两路,大规模招募良家子,月例翻倍,三贯为准。着枢密院编写具体招募规则,关于身高体重,乃至家族出身,都要一一规定,只要良家子,农户出身优先。杜绝浮浪子、泼皮无赖、罪囚入伍!具体规则,报来批示,具体征召员额,以十五万人计。
原有军中将士,皆考核留任,枢密院出具严格考核标准报来批示,能过考核者,可留军中继续效力,不能过考核者,一律汰除,愿意迁徙宁夏者,一人赏赐土地二十亩,另得盘缠以及安身赏钱,赏钱还可以到宁夏去买地,不愿意迁徙者,自谋生路!
这条军令,没什么多说的,一边以宣传攻势,诱惑迁徙,如当初在汴京一样的手段。一边用待遇,逼着你迁徙。
不走?那是不行的,不走就很容易成为社会毒瘤!实在是有死赖着不走的,着书记官上门做思想工作!
第三道军令:着党项米擒部先行回乡!封米擒真野为宁夏府兵马副总管!
余下党项,耐心等候军令,皆可回乡!未回乡者,在驻地期间,伙食与宋军同等,月例也发三贯!一视同仁,军中不得歧视!
这条军令,也有狄咏私心其中,一是还是要收买人心,二,就是要把这件事拖着,再过三五个月,可以让一个小部落先回,再过三五个月,再让一个小部落回,让党项人都有一个期盼,心中有一个憧憬。
最后,差不多又要开战了,党项主要大军,还得接着打。
若是辽人有从河套方向南下的意思,那就再多放一些部落回去。
若是辽人并没有从河套方向大举南下的意思,那就多留在大同这边!
狄咏都是这般两手准备!又不食言,又能吊着党项人的战斗力,还能给宁夏王韶那边减轻治理上的负担。
什么事情都是一个习惯,等到党项人真的都觉得在大宋治下,日子也没什么不好,日子也能过得不错,甚至比原来更好,慢慢的,也就会习惯了。
普通百姓,没有谁喜欢战争,更没有谁活得好好的就愿意去拿命开玩笑。
如此,长久了,党项也就老实了,党项也就真成宋人了。
本章已完成!